【首次在太空當菜農 栽培裝置來自3D打印】11月11日,是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進入組合體第二十四天。航天員景海鵬向大家介紹了在天宮種植生菜的情況。景海鵬說,我們就像是太空的“農民”,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鐘的時間來照料生菜。
太空當“菜農”土壤大不同
常規照料工作主要是檢測栽培基質的含水率、養分含量,燈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質推入空氣。我們就像是太空的“農民”,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鐘的時間來照料生菜。另外,在太空種生菜使用的基質和地面的土壤是不一樣的,我們用的是蛭石。
專家解說: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員王隆基表示,選擇栽培生菜主要是生菜的生長周期是一個月,這一次在軌時間恰好是30天;生菜的種植技術比較成熟,而且比較常見,有利于科普宣傳。蛭石是一種礦物質,它的吸水性非常好,密度小質量輕,便于攜帶上天。
栽培裝置部分采用3D打印
進行植物栽培首先需要安裝栽培裝置,就像是搭積木一樣,把裝置的各個部件組裝成一個白色箱體。
專家解說:白色裝置的固件是3D打印的,都是尼龍性材料,比較輕便。它上面有兩個器件,一個測量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參數,另一個是植物生長后期在封閉情況下測量植物光合作用。
播種完鋪保鮮膜防水分流失
在天上種菜要先澆水后播種。播種完后,要在裝置里鋪上一層保鮮膜,防止水分流失。種子發芽后,我們就會拿掉地膜,把安裝在白色裝置頂端的燈打開,給生菜提供光照。燈光是由紅、藍、綠三種顏色組合而成的,主要偏紅色。
專家解說:生菜對紅光吸收效率非常高,在紅光照射下生長得很好;采用綠光是因為它照射到生菜葉上,視覺效果非常好;藍光則是對植物形態舒展具有較強作用。
太空中種菜也是向上長
在我們親手照料下的生菜,已經長得很好了。我們看著它們一天天成長,很有滿足感。有網友提問,在太空,生菜生長的方向會發生變化嗎?長得怎么樣了?在這里,我要告訴這位網友,我們種的生菜和地面是一樣的,也是向上生長的,而且長得好像比地面更高一些。
專家解說:雖然太空是失重環境,但植物有趨光性,所以它依然是朝上長;同時植物還具有趨水、趨肥性,它的根部就會朝著富有水分和養分的基質生長。